从传统到现代,丧葬祭祀的现代化过程

2018-06-13 15:55:07

  在中国古代,丧葬文化受到佛教、儒教、道教的共同影响,因其所有的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成为一定区域内的公共事件。基于丧葬仪式上的人际互动与社会互动以及所建构出的文化价值与生活意义一代代传递。在仪式中,蜡烛、香火、灵堂、纸钱等物品被赋予以意义,成为连接人们与逝者的隐喻物品,代表着人们对逝者的怀念与祭奠。同样,颜色也隐含着事件的内部含义,尤其是“红与白”,在中国的文化中被建构着重要的意义。在葬礼中的仪式准备与祭祀,事实上并不仅仅只是逝者一个家庭范围内的事件,而是成为一个村庄内部的公共事件,交织着村庄内部的社会网络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换意义。在葬礼过程中,村民之间的相互帮忙是一种人情回报也是人情交换,是非正式的一种契约,维持着村民之间的横向关系网络,同时也是人际资本的累积过程。在此过程中,不同的地区因其区域性的不同建构出自己特有的丧葬文化与话语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移风易俗的提出,丧葬祭祀开始进入现代化的过程。第一,各个城市修建了公墓,并进一步推行火葬、海葬等更环保的方式代替土葬。在村庄中,最初墓地是将村庄内灌溉不到的一块地划分为墓地,各家各户在此埋葬逝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划分的墓地已经没有空地,新的逝者家属只能自行寻找空地来埋葬死者,部分村庄开始进行移风易俗的改革。公墓的建立,是丧葬空间层面的现代化,推行火葬、海葬,简化丧葬仪式,是适应现代化生活的一种改变取向,也是对于目前流动性较强的客观现实的适应。第二,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从国家层面使得清明祭祖成为一种公众行为,也使得公众祭祀扫墓的集中化。同时,每逢清明时节,在延安的黄帝陵举行祭祖典礼,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找归属感的重要活动。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死亡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迷信到敬畏的过程是个人同自我、同社会认识的不断变化与革新。第三,国家在各个层面,通过各种方式倡导的文明祭祀,是祭祀行为的现代化过程。民俗学家赫尔曼·鲍辛格在其所著的《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一书中曾提到“道具替换”一词,在丧葬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中,“道具替换”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面向,传统的祭祀物品被鲜花等代替,传统的丧葬形式为新的环保低碳文明的形式所代替,同时代、社会发展相适应。清明祭祀,随着现代化的过程,不仅是对祖先、对逝去的亲属的怀念,还被赋予文明、低碳的意义。
电话预约

0791.83061885(6)

官方微信